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Today's Phrase - cloud (of suspicion) 疑雲

Today's Phrase


When someone is under a cloud (of suspicion), people think they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 or have been involved with something illegal.

當人們處於憂愁的迷霧中(懷疑)時,一般都會想到自己是否哪裡做錯或是被捲入到某種不合法的狀況中。

Examples (舉例):
After 20 years at the company, Sean left suddenly under a cloud.
經過20年為這家公司奮鬥的歲月,尚恩突然因處於不安的疑雲中離開的公司。

Money was stolen from Jane's desk and now everyone is under a cloud of suspicion.
Jane桌上的錢被偷了,所有的人也因此被捲入疑雲中。




源自於:BBC / 中文翻譯: Gino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內地腔逆襲港臺? 臺灣人也說“小三”“山寨”“高富帥”“賤人就是矯情”




內地腔逆襲港臺?
臺灣人也說小三”“山寨”“高富帥”“賤人就是矯情”  
 


 十個港臺人,九個知道山寨的意思。不管你承不承認,近年來內地流行語的創新率與內地
G D P增長速度一樣讓港臺人咋舌,從沒有一刻像今天這 般,三地至少在流行語的使用上如此趨同,而不少流行語的輸出方還是內地。語言是橋,也是歷史記憶的倉庫,我們的文化習慣和思惟邏輯都以一種不明言的方式 沉澱在其中,因而也就保障了最低限度溝通理解的可能。當南方朔在《語言是我們的居所》一書中寫下這段話時,或許早對三地的文化認同契機從趨同的流行語開 始有所感知。大多產生於互聯網的流行語,因互聯網主導大眾文化走向的趨勢成為三地交流的先鋒,類似”“小三”“山寨等內地流行語因為其精准且生動的 涵義讓港臺人迅速接受,它們的流行讓人相信內地腔逆襲港臺的背後或許不僅僅因為資本的強迫。
    01 《甄嬛傳》火遍臺灣,賤人就是矯情全台流行
     們看瓊瑤,我們看金庸,我們瘋狂地癡迷羅大佑、beyond30年前,不,就算是10年前,港臺流行在內地人看來依舊是最值得追隨的時尚風向標,只是在 港臺文化引領內地通俗流行近30個年頭,總有些事情會悄悄變化。上世紀90年代末《還珠格格》在港臺的走紅無疑是內地流行文化逆襲港臺的最初徵兆,也許劇 本依舊來自臺灣,但它的成功無疑歸功於一個內地女演員———趙薇,當年閃動著靈動雙眼的小燕子是內地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青少年偶像,內地女演員的形象不再 僅僅是土,工於心計,也可以活潑而可愛,讓港臺人發自內心喜歡,當然這或者只能算是內地文化的偶然成功。
    2012年的《甄嬛 傳》,這部從主創到演員幾乎全是內地班底的宮鬥劇在港臺的爆紅,卻標誌著內地影視圈可能也有能力以自己的標準打造偶像,這個偶像能得到整個華語圈的歡迎, 片中華妃娘娘一句賤人就是矯情不時出現在臺灣的綜藝節目中,臺灣綜藝女王小S對《甄嬛傳》的喜愛已經眾所周知。
    最令人驚訝的是網路文學誕生以來,儘管臺灣曾經有痞子蔡作為先鋒讓內地人矚目,可現在大量的港臺年輕人卻瞭解貓膩、桐華等起點文學網上的作者,他們和內地年輕人一樣追連載,叫作者們大神,內地香港臺灣的年輕人們逐步有了趨同的生活習慣及語言方式。
    在內地人瘋狂地迷戀瓊瑤金庸之後,諸如《甄嬛傳》及起點文學網的網路小說開始代表內地通俗文化向港臺發起衝擊。
    02 內地社會形態豐富,新詞填補港臺社會概念空白
    在內地年輕人已經飽受港臺通俗文化灌溉後,他們也不再對港臺流行全盤接受,這或是因為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讓內地的年輕人們有機會接受更廣闊的世界與文化,他們瞭解內地以外的文化不再需要港臺的中轉。
    同時網路論壇文化在內地13億的人口基數、34個省份的文化碰撞與衝擊下顯得格外有生氣,大量生動、尖銳、準確而且有趣的流行語從其間誕生,這些詞語同樣通過互聯網傳播至港臺,部分詞語已經成為港臺日常語言的一部分,比如小三,比如山寨。
     北大深圳研究院社會學教授于長江所闡述的,新詞不僅是新詞,往往代表一種新概念、新事物或新生活方式。由於社會生活的豐富,從封閉到開放的陡然變化, 使內地社會創造新詞的靈感不斷,這些不一定和錢有關,也許有錢能讓生活變豐富,但生活豐富的地方不一定最有錢,中東石油出產地區足夠富有了吧,但它也並沒 有成功地向全世界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與文化。
    就像現在內地的人均工資遠遠不如港臺,但不能否認的是內地卻是全世界最大的新聞富礦之 一,一旦內地人的生活足夠豐富,他們就能成為生活的創新中心,而語言這個東西的不斷更新也與社會生活的豐富性息息相關,越是新鮮事多的地方,語言也最有囊 括性。小三與山寨等詞的流行也皆源於此,他們填補了港臺對這個新概念的空白,當然在港臺社會形態遠比我們豐富時,他們的語言也曾深刻影響我們,最突出的例 子則是對於com puter,其港臺翻譯電腦的普及率遠遠超過電腦,只因為港臺人為這個新事物下的定義更為準確。
    而港臺社會易於接受流行語的原因也因為它們本來就是開放性社會,曾經的社會繁榮就是源於開放性,廣泛接受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再加以本地化,這樣來看,內地流行語的被吸收也顯得格外順理成章,這些發源於內地的流行語可能只是港臺多元化社會的一個元而已。
    03 內地電影、圖書強勢,市場佔有率決定語言流行度
    但也必須強調內地流行語在港臺的互通可能還源於港臺對內地的關注,這時候就不能否認市場化對語言的影響,資本無處不在的力量。
    臺灣《光華雜誌》曾報導在臺灣最廣為人知的內地流行語是山寨,原因是因台媒反復報導台商參與生產內地山寨手機,山寨手機對於部分臺灣人來說是生財工具,他自然要對此打起十二分關注。
     樣的關注不僅僅集中於商界,港臺文化人似乎也難以免俗,臺灣人蔡康永、香港人梁文道對內地流行語言習慣的瞭解不遜於任何內地人,因為他們要寫書給內地人 看,在臺灣香港或許幾千本就算暢銷書的情況下,內地圖書首刷5萬也不是什麼大事,所以他們做出這樣的改變與選擇也並非難以理解。
     山大學設計學院教授馮原將這個現象以風作為比例,一個語言的流行度並非一成不變,強勢的語言文化必然會影響其他地區,這是個規律,曾經的傾向性是港臺輸 入流行語入內地,這出現在內地剛剛改革開放後,那時候港臺文化以極其強勢的姿態出現,但現在情況似乎有些反轉,內地也在輸出它的流行語言去港臺,且逐漸增 多,這樣的轉變就如夏天刮東南季風,冬天刮東北季風,只是風向的正常轉變,但作為風這個事物的規律依舊存在,即強勢的語言文化依舊在影響弱勢文化,只是強 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物件轉變了。
    兩者地位轉變的最大核心因素是資本,就像現在純粹港片越來越少,因為大量香港導演北上尋求合作, 要拍出迎合內地觀眾的影片希望能獲得盡可能多的內地票房,這是基於內地市場的巨大體量,13V S700萬,商人們心裏自然有筆清晰的賬,商業資本無疑 傾向於市場佔有。
    只是這樣的轉變看起來怎麼都帶了些無可奈何,不像30年前的內地學港臺的心甘情願,那是積弱的文化對豐富文化的天然嚮往,學習港臺是種必須的時尚。
    當看見內地流行語在港臺廣泛應用時其實還真沒什麼值得奔相走告,馮原強調只有當語言的變化也承載著價值觀的變化這一切才值得注意,我們和港臺深層次的界限依舊是文明層次的界限。這些並非一兩個流行詞的廣泛應用就能改變。
    于長江的論調則更為有意思,港臺能迅速學內地的流行詞才是它們開放發達的表現,就像好萊塢動作片20年前都只是簡陋的拳擊格鬥姿態,但現在幾乎都用著中國武術,用絢麗的功夫姿態打鬥,讓電影畫面更為精彩了,但這能說是中國功夫逆襲好萊塢麼?只是好萊塢會取長。
    不過依舊不能否認資本為文化逆轉帶來的利好,最近最突出的例子是一個四川自貢人用資本號召來一群臺灣人在內地電影裏演上海人,而這部名為《小時代》電影裏面的內地年輕人生活比任何港臺都市生活更為炫目時髦,它對港臺年輕人的衝擊幾乎是一定的。
     
采寫:南都記者 田恬

推薦文章: 



避開的4大禁忌讓你一夜好眠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剩女經濟 城市繁榮指標


剩女率越高的城市經濟越繁榮,消費水準越高,高消費的壓力進一步驅動剩男攢錢回鄉娶媳婦。
上期講了都市圈與女性經濟之間的財富命題,解開了話劇《女人一定要有錢》在上海灘為什麼這樣紅火的原因。這次接著探討剩女和都市圈的關係。
人分男女,道主陰陽,都市圈最典型的經濟特徵是職業女性階層的形成,即女性的經濟獨立。若把農村、城鎮和都市圈劃分為三個區域進行比較研究,這三種區域經濟生態有一個重要差別就是剩女率:農村幾乎沒有剩女;中小城鎮較低;大都市則為常態。統計資料證明:剩女率與城市化率成正比,財富越多的地方剩女率越高,消費水準也越高。大到城市,小到企業,剩女已成為人們視若無睹的經濟指標之一。

剩女的統計學概念是金女(Gold Miss,特指高學歷、高收入的未婚女性。韓國統計分類把金女定義為29歲以上碩士學位以上的未婚女性,據說是因為大首爾都市圈的女性初婚年齡是29.1歲,所以統計局採用29歲為金女的起始年齡。和金女對應的是32歲以上未婚男性,統計中分為兩組:碩士學位以上(A男)和中等學歷以下(B男)。2010年在大首爾都市圈中每10金女對應的“A約為6個,“B約為88個。所以,都市圈中婚姻問題更大的並非剩女而是剩男,中國的統計也證明是男多女少,性別比例失調。那為什麼人們談論更多的不是剩男而是剩女呢?

農耕文明就是男權社會,因為+,代表土地和勞動是財富之源,所以才有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名言: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田園生活的詩情畫意是男耕女織,夫唱婦隨,而都市文明的起點卻是男不耕田,女不織布,家務社會化和女性職業化作為同一趨勢的兩個方面,一極創造消費需求,一極創造就業機會。研究表明,女性的學習能力高於男性,以體力勞動為主導的工農業更依賴男性,以智力勞動為基礎的都市產業更需要女性,城市創造就業的功能必然為女性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所以都市文明的男女平等首先是勞動能力的平等,從而形成了職業女性階層,讓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經濟上獨立,中國目前的女性就業率已接近70%

女性經濟獨立的後果之一是婚齡延後,過去說的芳齡二九即18歲就要拋繡球選男人,而如今都市女性的婚齡都29歲了。職業女性的收入越高,適配男性的人數越少,收入之間的差距越大,適配婚姻的選擇越少。以韓國統計為參照,職業女性的多數寧為剩女也不養漢,城市就有了兩個群體的流動:金女在流動中尋找機會,綜合消費力上漲;剩男出城娶媳婦,綜合消費力下降。所以剩女率越高的城市經濟越繁榮,消費水準越高,高消費的壓力進一步驅動剩男攢錢回鄉娶媳婦,於是金女在都市圈中流動,驅動消費升級;剩男流出都市圈,再帶村姑進城鎮,城市化的進程就在這金女剩男村姑的人口流動中逐步升級,讓都市圈與城鎮化的趨勢雙翼齊飛。

經濟學研究消費有個理論誤區,假設的理性經濟人有剛性消費和彈性消費,衣食住行等必需品的剛性消費在居民收入的比例是:收入越低,消費占比越高。由此類推,城市化驅動消費的主要力量是低收入家庭的增加,而在現實生活中,欲望都市的消費升級卻主要來自于家庭收入水準的上升,讓更多的居民從普通消費者升級為成熟消費者,而成熟消費者的偏好是彈性消費的比例較高。從這個角度看,金女作為單親家庭的綜合消費力有三個層次:其一是自主性消費,消費和收入掛鉤;其二是關聯性消費,消費與社交掛鉤;其三是排他性消費,即對低消費男性追求者的排斥。

剩男剩女看人口流動與消費升級,都市圈與城鎮化的經濟命題活色生香。都市圈的綜合消費力因金女的流動性而提升,因剩男的流動性而升級,二者都在為都市文明的經濟繁榮付出代價,也各得其所。
(責任編輯:張堯)

相關文章: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財長:每人月薪10萬 社會就和諧 (民視新聞)


年終獎金,it 薪水財政部長張盛和說:
如果每個人月薪有10萬塊,就會淡化民眾對社會不公平的感覺,這番話引來各界反彈,甚至認為是高官不知民間疾苦,不過張盛和今天出面喊冤,他說10萬塊只是比喻,他的意思遭到誤解了。
出席財政部一級單位主管佈達典禮,財政部長張盛和神采奕奕,但依舊避不開先前提到,只要每個人月薪能賺到10萬塊,就不會感到社會不公平,這番話的影響,張盛和喊冤說自己的意思被誤解,只是小老百姓一個月要賺10萬塊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實際來到早餐店看看,賣早餐的張老闆夫妻倆忙著煎雞肉,一早五點就要擺攤,光是小小攤位一兩坪大租金要兩萬,老闆算了一下,一個月要淨賺10萬塊,等於一天營業額至少要賣七千元,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只做生意的老闆對經濟無感,一般民眾對於月薪要達十萬塊也覺得根本不可能。為了10萬塊,小老百姓可能要拼三、四個月才能存到,想要達到部長所說的每個月都能賺到十萬塊,民眾都覺得這個目標好遙遠。
新聞出處:民視新聞

相關文章: